侯黎明:守护敦煌,保护艺术

发布: 2017-10-26 00:00 | 作者:韩晶晶、张钰彬 | 来源: 设计·中国

 

  编者按:2017年10月23日,《花开敦煌——常莎娜艺术研究与应用高校巡展》,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美术馆开幕,我们很荣幸地采访到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老师,下面是具体问题整理。
          侯黎明(1957.5—)。擅长油画、壁画。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地区文化馆美术组组长;1989年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日本画科平山郁夫工作室学习,获硕士学位。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曾负责“敦煌艺术展”的设计布展。油画《黄河春晓》入选全国青年美展;《芨芨草》(二人合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壁画《创造、求索、奉献》(三人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侯黎明

 

    设计·中国:您是否还能记起最初接触敦煌艺术的感受吗,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侯黎明:我八五年去的时候还是破破烂烂,都是些小土房子,环境很差,。因为那个时候基本建设几乎还没开始,还和文革中差不多,很失望,看着有点凄惨,但壁画很棒,到了洞窟里是另外一种感觉。不过那个时候并不会辨别壁画的好坏,因为我是油画专业,对于寺院的东西还是有一点抵触的。但是随着时间慢慢的增加,特别是到了日本以后,发现日本人对敦煌非常崇拜。从那个角度反观,原来敦煌是这个样子。因为那个时候许多分配到敦煌的人都不去,一是条件比较艰苦,再者并不认识它的价值。现在是想去也去不了了,要求很严格。

  设计·中国:随着时代的发展敦煌的艺术是不是也有很大的改变?

  侯黎明:我们单位最初成立时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在民国时期的一些文化人的倡导下开展的。比如说张大千,他临摹了很多菩萨的画像,但他并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之后举办了大量临摹壁画的展览,这个在国之将朝不保夕的时候对于整个民族都是一剂增强文化自信的强心针。而从这以后我们就做了很多的研究,主要成员都是画家,也有少量考古人员的加入。总的来讲我们在做一个大书,用原来的话说就是无字天书,因为画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而现在慢慢的解读,已经基本解读清楚,内容讲的也很详细,这些都是基于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

 

 

  设计·中国:您觉得如何在临摹当中加深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传统呢?

  侯黎明:写意是一个概念,片面的讲是从文人画兴起的时候,从晚唐宋之后,莫高窟的重要性是我们中古时期一千年,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和西方的中世纪是刚好吻合的。那个时候的文化相对封闭一些,而我们恰恰是个开放的时期。所以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证据,这是改不了的,它相当于用摄影术记录了那个时代。常院长画的是唐代的,有很多侧重的图案,唐代受波斯文化的影响,所以有很多繁复的华丽的图案,在此之前并不是这样的,相对来讲会比较简约一些。从敦煌可以看到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

  设计·中国:您认为应如何拓展敦煌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呢?

  侯黎明:我引用黄永玉的话告诉大家,“创新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好坏”。所谓的创新需要一个基础和内涵,没有文化的创新是浅薄的。像法国,意大利都是如此。是从传统的东西里简化或提取某些元素。我们国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好,“需要一部分人先挖井。”需要一部分人去开路,井要挖得深才行,这样才能有水,才能有源。

  设计·中国:我们这一代是在您这一代开拓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

  侯黎明:关于学习,像常院长是非常特例的。这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去学习。常院长几乎没有一个毕业证,但她在那个时候就把敦煌作为基础来进行,相当于吃了一辈子敦煌饭。说明敦煌就是一个文脉,可以作为我们现在艺术教学非常基础的东西。

  设计·中国:您觉得在现代社会应当如何保护并发展敦煌艺术?

  侯黎明: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现在敦煌被破坏的许多原因都是人为的。现在已经公开了敦煌的3D模拟,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但是原作就是原作,不是3D模拟能比拟的,它的氛围和质感,以及营造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只能亲临体会。因此不应该阻挡前来参观的人们。

 

  设计·中国:您对敦煌艺术有什么未来的期待吗?

  侯黎明:像常院长现在做的研究,是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说建筑、陶瓷、景泰蓝、包括丝绸等等,这都是正确的,她的父亲原来也是学习设计的。那个时代是西方资本进入到中国以后,中国的民族资本家都很难继续经营。现在也一样,西方的品牌进入中国后,挤压了中国品牌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确实需要重新拿起中国品牌的问题。要不断去挖掘中国品牌。比如我们现在也对服装、陶瓷等进行关注,在传统上我们是很厉害的,但现在是我们对文化的认知存在问题,缺少文化自信。不过文化自信是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不能盲目自信。像常先生身上就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如果没有文化也就不会产生自信。敦煌属于外来文化,它是在不断和本土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更加灿烂的文化。因此我们在吸收西方文化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既能够取其精华也要去己之糟粕。

  设计·中国:您对于这次花开敦煌的展览有什么感想吗?

  侯黎明:这是展览第一次到校园,这是非常好的。一是常院长自身就是本活字典,也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用另外一种教育方式培育人才。二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宣扬,它是存在很多时政性质的内容,从图案能够变化成很多东西,也会影响很多因素。因为我们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而设计包括方方面面。而设计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是需要我们同学以钻研精神深入研究。一定要有这样的一批人才能推动文化不断发展前进。

 

 

 

(采访者:韩晶晶、陆宽)

(编辑者:张钰彬、殷玉淼、曹慧慧、杨斯童)